close
遊客開車走過花東縱谷公路,花蓮縣富里鄉與台東縣池上鄉交界處的天際線,高高矗立著一座煙囪,這就是花蓮縣境最南的富南磚窯地標,也是東台灣最特別的產業古蹟民宿景點。 | ||||||
【聯合新聞網/特約記者邱淑玲/報導.攝影】 遊客開車走過花東縱谷公路,花蓮縣富里鄉與台東縣池上鄉交界處的天際線,高高矗立著一座煙囪,這就是花蓮縣境最南的富南磚窯地標,也是東台灣最特別的產業古蹟民宿景點。
民國55年建造啟用的富南磚窯,在民國78年即停產,前後生產運轉23年。如今廢棄的磚窯廠,化身為獨特的磚窯居民宿,提供遊客新鮮的窯居體驗。 富南磚窯屬於八卦窯,為德國人霍夫曼(Friedrich Hoffman )於西元1865年發明,又稱霍夫曼窯。明治維新以後,八卦窯從歐洲傳到了日本,其後再流傳到台灣。八卦窯為橢圓的連續性輪窯,從窯頂送進煤燃料,並能隔室燒磚,坯磚送入窯室燒製,冷卻後再搬運出來,有效地改良傳統製磚必需先閉窯冷卻的過程,而使得紅磚的生產量大增。 佔地寬廣的富南磚窯,窯場呈南北走向,長50公尺、寬14公尺,排熱氣用的太子樓高達9公尺,共有20個窯洞來進行燒磚,並依逆時鐘順序輪流燃燒,因而稱為「輪窯」,即火動磚不動。磚窯以木材點燃後改以煤炭燃燒,由專人挑炭入窯,一天可以生產25000塊紅磚,可以想見當年規模之龐大。
富南窯場的悲慘命運可不僅於此,民國89年掃過台東的碧利斯颱風,破壞了窯場廠房和宿舍,使富南磚窯受損更大,卻也是轉機的開始。現有窯場主人徐振龍、盧慧如夫婦,民國90年3月展開修復工作並經營民宿,賦予舊窯場新的生命力。 磚窯居至今仍保留了富南磚窯兩座燒窯設備、煙囪、辦公室和窯場,並將窯場變身為綠化空間,隧道窯更成為遊客觀察蝙蝠生態去處,改種水稻、白鶴靈芝草、菜圃和水果的田園,提供遊客踩騎單車漫遊趣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